最早提出太平洋中曾有過古大陸的是英國人種學家麥克米蘭·布朗。20世紀初葉,他在《太平洋之謎》一書中首次提出遠古時期太平洋曾經有過一個高度文明發達的大陸。此後,有關這方面的著作屢見不鮮,以英國學者詹姆斯·喬治瓦特的研究成果最有影響力。他通過大膽的假設、廣泛的調查、獨到的推理乃至自信的筆勾勒出遠古時期太平洋中姆大陸的概貌。1931年,他的名著《消逝的大陸》在紐約出版,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此後,他陸續推出了《姆大陸的子孫》、《姆大陸神聖的刻畫符號》、《姆大陸的宇宙力》等一系列專著,奠定了太平洋中古大陸學說的基石。關於消逝的姆大陸,喬治瓦特是這樣描述的:在遠古時期,太平洋中曾經存在過一個古大陸,它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鼎盛時期的人口約6400萬,生活在這個大陸上的居民有黃、白、黑各種膚色的人種,他們無貴賤之分,和睦相處。古大陸的國君名叫拉·姆,他既是古大陸的最高統治者,又是最神聖的宗教領袖。姆大陸居民信奉單一的宗教。
古大陸的居民擁有高度的文化,在建築和航海方面尤其出類拔萃,他們在世界各地都擁有殖民地。
古大陸上共有七大城市,其中希拉尼普拉是首都。境內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港口中船舶雲集,商旅不絕。
古大陸沒有險峻的高山,只有一望無際的綠色平原和低緩的丘陵,土壤肥沃,豐收連年,終年植物繁茂,四季花果飄香。蓮花是古大陸的國花,在水濱盡情地綻放;樹蔭下彩蝶亂舞,蜂雀呢哺,蟬鳴幽幽;原始森林中野象成群漫游,雙耳不時扇動,拍打著騷擾的飛蟲;到處是一派寧靜祥和的氣氛。
可是,有一天古大陸發生了可怕的轟鳴,剎那間,天崩地裂,山呼海嘯,火山噴發,岩漿流溢,古大陸的居民與遼闊的國土在一夜之間沈入汪洋大海之中,僅有幾處高地露出洋面,僥幸生存下來的居民被隔離在一座座小島上,古大陸的輝煌瞬間灰飛煙滅,再也沒有人記得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古大陸,更沒有人知道這裡曾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喬治瓦特將遠古時期太平洋中姆大陸的情形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1863年,法國學者德·布爾布爾在馬德裡是家歷史學會圖書館裡,發現了西班牙征服中美洲時代的神父狄埃戈·德·蘭達撰寫的《尤卡坦事物考證》又稱《尤卡坦紀事》手稿,他根據手稿中記錄的瑪雅象形文字草圖,閱讀了現收藏在西班牙的瑪雅文獻《特洛阿諾抄本》,發覺其中有兩處記錄了一個名叫『姆』的大陸因火山災害而消失。他認為姆大陸位於大西洋中,姆大陸一名由此而來。
中美洲尤卡坦半島瑪雅遺址的最早發掘者、法國學者奧格斯特·普倫金(1826-1908年)在其所寫的《姆大陸女王和埃及斯芬克司》一書中,依據《特洛阿諾抄本》和瑪雅遺址奇欽伊紮中的壁畫等材料,作出了頗富羅曼蒂克的設想。他認為,古代近親結婚較為普遍,當時姆大陸由女王姆當政,為了獲得女王的愛,她的親兄弟科(美洲獅)與阿克(龜)展開了生死搏斗,最後阿克殺害了科,霸佔了女王姆,並從她手中攫取了對姆大陸的統治權。女王姆感到恥辱,於是逃奔埃及,為了悼念死去的兄弟科,她興建了斯芬克司像,自己改名伊西絲(埃及女神),創建了燦爛的埃及文明。
普倫金也認為姆大陸消失在大西洋中,與德·布爾布爾的觀點不謀而合,但與喬治瓦特的觀點大相徑庭。然而他們都一致認為,中美洲的瑪雅人是姆大陸的移民。
喬治瓦特的研究成果還表明,姆大陸的居民和古代印第安人一樣,崇拜太陽神,不僅懂得使用火,而且還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文字——一種原始的刻畫符號。他們用長方形表示國土,盛開的蓮花表示姆大陸……這種刻畫符號實際上就是紀念姆大陸消逝的碑銘,只不過無人能夠釋讀而已。此外姆大陸的居民還會燒陶、編織、繪畫、雕刻、造船以及航海,漁業也很發達。
至於姆大陸消逝後遺留下來的城市遺跡,喬治瓦特認為在太平洋諸島上比比皆是。當時屬於姆大陸一部分的復活節島幸免於這場災難,沒有沈入海底,現在島上的眾多巨人石像和刻有文字的石板很可能就是姆大陸的遺物。波納佩島附近的南馬特爾小島上的建築遺址以王陵所在的『神廟島』為中心,共有90餘座人工島,每座島上均有高約10米的玄武岩石城牆,島上還設有防波提、牢獄等,據說也是姆大陸的遺跡。塔西堤島上有一種類似中美洲金字塔的建築物,也是姆大陸的遺物……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些互不相關的遺跡、遺址和遺物果真是消逝的姆大陸居民創造的嗎?從最新考古研究成果來看,太平洋諸島上的居民居住歷史至多不超過3000年。如何解釋12000年前消逝的姆大陸與太平洋諸島之間的時間差異呢?
值得一提的是,喬治瓦特依據的最重要文獻材料之一《拉薩記錄》是在中國西藏拉薩某寺院中發現的,它是記載4000年前佔星術的文獻。他依據的其它幾件原始文獻——瑪雅古文獻《特洛阿諾抄本》、《德累斯頓抄本》、《波斯抄本》、《科特西亞抄本》等也是記載佔星術的文獻。這些文獻中都記載了姆大陸消亡的情況。
《拉薩記錄》中提到姆大陸的沈沒是發生在編寫該書之前8062年的事件,《拉薩記錄》是距今4000年前的作品,據此可以推知,姆大陸的沈沒是在距今12000年前,恰與阿特蘭提斯大陸(大西洲)沈沒的時間相當。喬治瓦特認為這兩個古大陸是由於共同的原因而沈入汪洋大海之中的。
喬治瓦特還根據多年的研究成果描繪姆大陸居民的移民路線。他認為,人類文明發源於姆大陸,繼而傳播到美洲大陸,然後又從美洲大陸傳播到大西洋上的大西洲,最後纔從那裡傳播到埃及、歐洲和非洲,因此,姆大陸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根據現代地質學常識,大洋的地殼是較重的玄武岩構成,大陸的地殼由較輕的花崗岩構成,海底地殼與陸地地殼存在著本質的差異。
1968年,日本東海大學海洋研究所的『白鳳九』號科學考察船在西北太平洋深海海底打撈出一塊花崗岩石頭,當時它被認為可能是來自阿留申群島的洋流攜帶而來的。無獨有偶,1973年10月23日,日本東海大學海洋考察船『望星九』號在九州島附近的海域打撈出一個含有花崗岩的大錳塊,顯然再用洋流來解釋錳塊的來源未免牽強附會。科學家們將這兩起發現聯系起來推測,它們會不會是沈入海底的姆大陸殘留物呢?日本科學家們正通過對太平洋底全面、廣泛的科學考察,力圖發掘出新的材料,以期對姆大陸的存在與否作出一個可信的解答。最後需要提出的是,在地質學上,一般認為地球上最後一次造山運動——阿爾卑斯造山運動發生在距今6000萬年前,而喬治瓦特卻認為地球上山脈的形成是在距今12000年前,兩者之間的差異如此之大,該作如何解釋呢?地球表面幾度浮沈、桑田滄海固然是事實,但是浩瀚的太平洋中,果真存在過這樣一個高度文明的姆大陸嗎?也許這僅僅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類一個天真善良的願望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