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人演化是解釋人類起源最普遍的論調,不過長久以來有一群演化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其實與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動物更為接近。他們提出「海猿說」,指人類皮膚光滑無毛,以及直立姿態等特徵都是為了適應水下生活。
「海猿說」不只是一個草率的B級電影概念,因為在自然史上,確實有部分哺乳動物因陸地條
件難以生存,而遁入海洋中。7千萬年前有群巨大的四足生物步入海中,經過長時間演化,牠
們的足部及尾部化成鰭,成為鯨魚;5千萬年前,體型如象的生物也泡進水裡,變成海牛;2
千5百萬至3千萬年前一群類熊動物爬到海裡,從此進化為海豹及海獅。
其他還有許多水生動物以類似方式脫離陸地生活,如海狸、河馬等。至於人類則可從部分特
徵追蹤以往的生活形態,例如缺乏毛髮的身軀。對靈長類而言,少了體毛代表缺乏成熟魅
力,這樣對繁衍後代無疑是個障礙,但為何人類會朝此方向演化?
堅信「海猿說」的科學家指出,水生哺乳類如海豚、鯨魚,牠們都失去毛髮,而光滑的
皮膚在水裡較容易移動;但由於人類尚未發展出長時間待在水裡的能力,還得讓頭露出水
面,因此頭髮被保留了下來。
此外,全身體脂肪增加也是水生哺乳類動
物的特徵。大多數陸生動物僅在軀幹部分
囤積脂肪,好讓四肢始終保持靈活,利於
移動;反觀人類與水生哺乳動物一樣,除
了四肢外,就連臉頰甚至腳踝都有脂肪堆
積,似乎是為了抵禦水裡低溫而存在。
兩足行走亦為人類與其他靈長類的重要區
別,支持「海猿說」的科學家表示,許多
猴子泡在水裡時,也會挺直腰桿讓頭部露出水面;早年的人類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動作,漸漸
演化出適合直立行走的枕骨大孔、脊椎以及骨盆。
其他關於「海猿」的解釋還包括人類的鼻子較不靈敏,嬰兒時期即具備游泳、閉氣能
力,聽覺辨別力獲得些許提升,像鯨魚、海豚一樣會叫夥伴的名字,最重要的,人是唯一會
流淚的靈長類動物,與海豹等水生哺乳類相似,都具有豐沛的情感。
「海猿說」學者認為,大約在4百萬年前,海平面上升使陸地面積縮小,而陸地亦面臨乾
旱,讓森林及各種自然資源減少,這些條件皆迫使早期的人科生物如南猿
(Australopithecines)進入水中;後來因為海洋退縮,「海猿」才又回歸陸地。然而「海猿
說」至今仍存在最大的致命傷,即是缺乏化石證據,而無法取得進一步的突破。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